广西崇左,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数百公里,是中国通往东盟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其名取自“崇敬左江”之意,左江蜿蜒贯穿全境,滋养着这片土地的神奇与秀美,其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峰林、溶洞、峡谷纵横交错,构成了举世无双的山水画廊。
来自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的23位同仁幸随华东师大工会组织的疗休养活动,一同探访此地,由衷感谢学校工会的精心策划与周到安排,从行程到住宿,从交通到餐饮,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得以完全沉浸于这片山水,卸下疲惫,尽享愉悦。
第一日:沪上启程临崇左,太平古韵铁花璨
八月八日,晨光熹微,华东师大同仁已聚于浦东机场。平日里执粉笔、伏案牍的教师们,此刻竟如春游的学子般雀跃。行李箱轮声辘辘,与笑语相和,谱出旅行的前奏。飞机升空,掠过云层,窗外的世界渐次展开另一种风貌。由沪至桂,不过三两时辰,而地貌风物已大异。甫出机场,热浪裹挟着草木气息扑面而来,与上海的潮热不同,此地的热里带着一种清新的植物味道,仿佛整片土地都在呼吸。
午后抵崇左,稍事休整后,当晚便探访太平古镇。这镇子沿河而建,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的骑楼老屋颇有古风。游人如织,灯光在暮色中渐次亮起,映着黑瓦木窗,倒映在河水里,漾出片片金斑。小摊上摆着各样土产,芒果干、龙眼肉、辣椒酱,俱是此地风味。
忽闻锣鼓声响,人群向一处涌去。原来是打铁花表演即将开始。但见匠人自火炉中钳出熔化的铁水,用力击向高空,顿时火星四溅,如金菊绽开,如流星疾走,明灭之间照亮了围观者的张张笑脸。铁水落处,地上迸出更多细碎火花,嗤嗤作响。这古老的技艺,竟将人的劳作化为瞬间的艺术,令人称奇。
第二日:德天瀑布跨两国,明仕画境泛舟行
晨起赴德天,沿途群峰如笋,拔地而起,有如剑指苍穹,有若翠屏叠嶂。及至景区,水声先于人眼得见瀑布。但见归春河水自崖上跌落,分成数股,浩浩荡荡。对岸即是越南国土,异国的船只在水上穿梭,船上的游人向我们招手,我们也挥手回应。瀑布溅起的水雾弥漫在空中,阳光穿过,便化出七彩虹桥,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犹如幻境。
午后至明仕田园,恰逢细雨初霁。竹排沿河而下,两岸凤尾竹低垂,远处峰林如笋,田畴碧绿,农夫戴笠荷锄而行,真是一幅活着的山水画。撑船的壮族姑娘唱起山歌,嗓音清亮,在山谷间回荡良久。我们静听这天然音乐,竟不忍言语,惟恐打破了这份宁静。
第三日:凭祥雄关友谊颂,南疆国门历史深
赴凭祥友谊关,一路山势渐峻。关楼巍峨,“友谊关”三字苍劲有力。站在关前,遥想当年马帮铃响,商旅络绎,如今虽硝烟散尽,然历史余韵犹存,往来寻常游客,提着大包小包,穿梭于两国市场之间。历史的风云激荡,终究化为了日常的烟火气。
夜幕降临,一日奔波虽疲,众人兴致不减。不知谁提议“骑电动车寻味”,顿时应者云集。于是十数辆电动车,穿梭于崇左大街小巷。晚风拂面,霓虹闪烁,我们如游鱼般在夜市中穿梭,此刻皆为“食客”,为发现一家老字号而欢呼,因分享一碗冰爽糖水而笑语连连。电动车灯交织成流,照见的是卸下身份的轻松与同道寻味的欢愉。
第四日:通灵峡谷探幽深,飞瀑沁心洗尘烦
入口不起眼,入内却别有洞天。步道沿溪而建,时而需踏石而过,时而要低头穿洞。植被繁茂,蕨类丛生,藤蔓缠绕,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最奇的是峡谷中的通灵瀑布,高百余米,飞流直下,注入深潭,声如雷鸣。水珠飞溅处,凉意沁人,一扫旅途的疲惫。
第五日:邕城青秀山色秀,满载归程忆芳华
末日至南宁青秀山。虽处城市之中,却无喧嚣之感。山上古木参天,庙宇隐现。登至观音阁俯瞰,南宁城尽收眼底,邕江如带,绕城而过。我们在山间漫步,谈及数日所见,皆感叹广西山水之秀美,人文之多彩。
下午赴机场返沪。飞机升空时,透过舷窗再看一眼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五日行程如走马灯般在脑中回转。旅行之妙,大抵在于暂时脱离日常的轨道,在他乡的山水间,重新发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旅行之妙,不仅在山水之乐,更在同行之谊。南疆五日,我们不仅觅得身心的清凉,更收获了继续前行的那份宁静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