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广西,暑气与绿意交织,华东师大正高二团一行21人踏上广西崇左的土地,开启了为期5天的疗休养之旅。从跨国瀑布的磅礴到千年古镇的静谧,从友谊关的历史厚重到通灵峡谷的秘境探幽,这场旅程不仅是身心的休憩,更是一次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共鸣的深度体验,让老师们在山水之间积蓄能量,在文化之中滋养心灵。
初抵南疆:太平古镇的暮色与初心
8月3日,搭载着老师们的航班准时降落在南宁机场。在驱车前往崇左的路上,车窗外的喀斯特峰林如画卷般展开,青灰色的山尖点缀在绿野间,引得车厢里不时响起惊叹声。
傍晚时分,一行人抵达【太平古镇】。这座古城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如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街巷格局。天黑时分,古镇安排了非遗打铁花表演,刹那间,千余度高温的铁水如流星般冲向夜空,在空中迸散开来,化作一朵朵金色的火花,似烟火绽放,又似繁星坠落。铁水与夜空中的星光相互映衬,照亮了古镇的青砖黛瓦,也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老师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绚烂的瞬间,感受着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在这漫天铁花之下,大家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目睹着铁匠们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庆祝丰收、祈求平安。夜幕降临时,打铁花的惊叹与回味拉开了这场疗休养的序幕。
瀑鸣田园:德天的壮阔与明仕的诗意
8月4日清晨,疗休养团出发前往【明仕田园】,坐上电瓶车穿行在稻田间,近处的禾苗随风摇曳,远处的山峰如黛,竹筏在明仕河上缓缓漂过,筏工的山歌在山谷间回荡。
午饭后,驱车前往【德天跨国瀑布】,车行至景区入口,便能听见远处传来的轰鸣声。站在观景台,只见归春河从越南境内奔涌而来,在断崖处纵身跃下,三级跌落的水流撞击着岩石,激起漫天水雾。镜头里的瀑布一半在祖国境内,一半属越南,两岸的山峰却紧紧相依。老师们沿着栈道下行,走到瀑布脚下,水雾扑面而来,带着沁人的清凉,连日来的燥热一扫而空。
傍晚返回酒店时,大家的话题仍离不开白天的景致。一位老师笑着说:“平时在实验室盯着数据,今天看了一天的山水,感觉眼睛都‘洗’干净了”。晚餐的餐桌上,老师们畅谈工作与生活,平日里隔着院系的距离,在欢声笑语中渐渐消融。
雄关漫道:友谊关下的历史回响
8月5日,行程来到【凭祥友谊关】。这座始建于汉代的关隘,曾名“镇南关”,见证了无数边疆风云。站在关楼前,老师们抬头仰望“友谊关”三个鎏金大字,两侧的城墙如巨龙般延伸至山间,城墙上的枪眼仍清晰可见。
“1907年,孙中山先生就在这里领导了镇南关起义;1949年12月,解放军也是从这里入关解放广西。”导游的讲解让历史变得鲜活,“现在这里是中国与越南最大的陆路口岸,每天有上千辆货车通关。”老师们抚摸着斑驳的城墙砖,指尖触到的凹痕仿佛是时光留下的印记。
关楼内的历史陈列馆里,一张1950年的老照片吸引了众人目光:身着军装的战士们正帮越南群众抢修铁路。“这就是‘同志加兄弟’的见证,”一位老师指着照片说,“我们搞教育的,不也一直在做‘架桥铺路’的事吗?”简单的一句话,让大家陷入深思——无论是边疆的守护者,还是校园里的教育者,都在以不同方式守护着“通道”的畅通。
峡谷探幽:通灵深处的自然密语
8月6日的【通灵大峡谷】之旅,是一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一进入峡谷,湿热的空气便被清凉取代,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沿着石阶下行,耳边是潺潺的溪流声,眼前是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走到“通灵宝洞”前,一道瀑布从洞顶倾泻而下,形成“水帘洞”的奇观。瀑布有188米高,是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岩石上的苔藓,都是几百年才长成的!
一位老师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溪水里的小鱼,“这里的生态保护得真好,这种鱼对水质要求特别高。”老师们放慢脚步,有的用手机记录蝴蝶停在蕨类植物上的瞬间,有的侧耳倾听不知名的鸟叫,平日里习惯了快节奏工作的大脑,此刻终于切换到“慢模式”。
走出峡谷时,已是午后。坐在景区的休息区,大家分享着各自的发现:有的拍到了罕见的桫椤,有的记录下了几种不同的蛙鸣。“平时在实验室看惯了微观世界,今天才发现宏观的自然更让人震撼,”一位老师感叹,“这种敬畏感,其实和做科研时追求真理的心情是相通的。”
绿城惜别:青秀山的绿意与归程
8月7日的【青秀山】之行,为这次疗休养画上圆满的句号。作为南宁的“绿肺”,这座森林公园拔汇聚了热带、亚热带的千余种植物。坐上电瓶车穿行在雨林中,桫椤、见血封喉、菩提树依次闪过,仿佛穿越了植物进化的时空隧道。
在龙象塔下,老师们驻足远眺,南宁城的轮廓在绿意中铺展。“你们看这城市和自然的关系,多像我们搞教育,既要扎根大地,又要仰望星空,”一位老师望着远处的楼群说。
5天的行程里,大家不仅领略了跨国瀑布的磅礴、友谊关的厚重,更在朝夕相处中加深了了解 。“这次不仅是休养,更像是一次充电,山水间的智慧,同事间的情谊,都是新学期的动力。”确实,这场广西之旅,让老师们在自然中卸下疲惫,在文化中汲取养分,更在交流中凝聚力量。当飞机降落在浦东机场,每个人的心中都揣着一份来自南疆的绿意与从容,准备以更饱满的状态,回到立德树人的讲台,续写育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