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1日,华东师大教职工太极拳协会举办了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的培训班,近40名会员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学习,协会会长、华东师大体健学院副教授李富刚担任教练,培训在中北校区工会举行。
老架一路是陈氏太极拳的经典套路,是太极拳的“基本功”、“要每天练、练到老”的套路。套路在收放开合中内涵丰富,面对班里很多拳龄已有两三年甚至四五年的学员,在动作外形规范的基础上,李老师希望大家能将拳理贯彻进套路中,将太极拳的内在要求体现在走架里。因此在课堂的一开始,通过对站桩的要点讲解,李老师带出了老架一路乃至太极拳的核心问题即身法,从养生、推手实战的不同层面讲解了桩功、身法,强调了命门和腰脊状态的重要,并将这种重视从头至尾融合进了课堂,时时提点,在一些极能体现身法的重点招势上,如“懒扎衣”、“单鞭”、“白鹅亮翅”等,带领大家反复练习体认。
也正是考虑到本班学员具有一定的基础,李富刚老师没有按照老架一路74式的顺序逐招讲解,而是按类归档,将具有共性的招势抽出来纳入到一个类别中,看起来旁逸斜出、琳琅满目的74式在这样的梳理中显得更为简明清晰。如掩手肱拳和青龙出水这一对出拳,放松状态下腰胯的扭动发力是关键;如六封四闭、双推手和抱头推山是三处推掌的动作,掌的位置各不相同,碾掌上也有区别,但是松肩沉肘是一致的要求;又如摆脚跌叉和雀地龙的定势是不少人的痛点,这与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次序有关,两个动作均要求支撑腿先松胯、其次转腰。74式的顺序被打乱了揉碎了讲,一组组的并置形成新的次序格局,从新的角度提示太极拳的内在理路。
在要求和规矩之上,还有心知神明,这是自身知觉的不断唤醒、由微入显的自然结果,李老师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随着功夫的深入,身体的不断觉醒,可以逐步淡化一些硬性的规矩,如对初学者强调的面向角度、开脚的方位,乃至招势中的一些动作,而交由身体做主,让身体自觉舒适、自发调节、自得其乐。练拳有次第,功夫有深浅,由实至虚,从规矩到自由,李老师鼓励大家心存此境,做好每日的功夫。
协会秘书长,华东师大EDP中心主任助理郭振超老师做了开班动员。他希望大家珍惜培训机会,做好笔记,抓住机会多交流,切实提高拳艺,促进身心健康。
本次培训班为协会暑期系列培训的第二期。至此,面向初学者的23式及进阶版的74式老架一路培训已全部结束。陈氏太极剑和新架一路33式培训将在8月陆续开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职工太极拳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