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敦煌一团教职工疗休养行程圆满结束

发布者:任权发布时间:2024-08-14浏览次数:162

华东师范大学教职工敦煌一团于86日至810日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疗休养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教职工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同时深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五天的时间里,参与者们得以从紧张的工作中抽身,充分体验敦煌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86日:抵达敦煌,初探敦煌书局

86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职工一行抵达敦煌。在短暂的休整之后,大家来到了党河边的敦煌书局。这家以敦煌为主题的艺术书店不仅汇聚了各种关于敦煌的书籍,还展示了多样的敦煌艺术品和手工艺品。团队老师们在书局中徜徉,挑选心仪的纪念品,感受着敦煌文化的独特韵味。随着夜幕的降临,老师们前往当地最著名的夜市之一——沙洲夜市游览。沙洲夜市不仅是一处购物与品尝美食的好去处,更是了解敦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每一位老师都能感受到敦煌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这无疑成为了本次疗休养活动中一个难忘的夜晚。

  

87日:月牙泉边听驼铃,敦煌博物馆探古迹

第二天清晨,教职工们迎着第一缕阳光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这片被誉为“沙漠明珠”的月牙形泉水,镶嵌在金色的沙丘之中,犹如大自然的一件杰作。大家都穿上了防沙鞋套,小心翼翼地踏上沙丘,开始了我们的探险之旅。随着一阵阵驼铃声响起,我们骑上骆驼,在沙漠中缓缓前行。骆驼稳健的步伐和摇摆的身体,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了古代商队中的一员。美丽的月牙泉,如同沙漠中的绿洲,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精致的画卷。部分老师还体验了滑沙、直升机、沙漠越野车、沙漠旅拍等项目,活动充实而轻松。午后,一行人来到了敦煌博物馆,这里丰富的文物展览让每位教职工都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的时代。当夜幕降临,月牙泉旁的一场万人演唱会点燃了整个夜晚的热情。音乐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烦恼似乎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88日:莫高窟探秘,党河畔留念

第三天,我们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职工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踏进了被誉为“古代东方艺术博物馆”的莫高窟。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千年的艺术与文化积淀。步入洞窟,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每一幅壁画、每一尊雕塑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些精美的艺术品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更传递出千年前人们的信仰与生活风貌。导游为我们逐一介绍了各个洞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让我们对莫高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壁画不仅色彩斑斓、造型生动,而且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佛教故事,也有世俗生活场景,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古代匠人的心血和智慧。我们静静地站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前,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连接。傍晚时分,我们结束了莫高窟的游览,来到了党河风情线。漫步在这条沿河而建的小道上,凉爽的晚风拂面而来,带走了白日里的燥热。河岸两旁,绿树成荫,灯光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我们边走边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时光。部分老师观看了《又见敦煌》、《敦煌盛典》演出,这两部剧目不仅展现了敦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让观众们在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中领略到了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

 

89日:阳关问古,丝路遗梦

第四天,教职工们前往丝路遗产城、阳关景区。丝路遗产城是一座精心打造的主题公园,它通过复原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景观,向游客展现了这条古老贸易路线上的繁荣景象。在这里,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商贸往来频繁的时代,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间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盛况。阳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不仅是商旅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最早的海关之一。站在阳关之上,眼前是一片辽阔的沙漠与戈壁,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映衬着蔚蓝的天空,景色壮观。遥望着这片广袤的土地,耳边似乎还能回荡起当年商队穿越戈壁滩时的驼铃声,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810日:依依惜别,满载而归

最后一天,教职工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美好的回忆,踏上了返回上海的旅程。这次敦煌之行不仅让团队成员们领略到了敦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增强了同事间的友谊和团队的凝聚力,收获了难忘的记忆和真挚的情谊。

本次敦煌疗休养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教职工们纷纷表示,这次经历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同时也期待着下一次的疗休养之旅。

供稿|教职工疗休养敦煌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