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都有一个它专属的或神奇、或美好、或动人心弦、或悲伤的故事。这一周,我们穿三峡,进神农,一路品读。
关于出发。这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出行。感谢校工会的精心安排,自7月10日,一行25名教职工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疗养之旅。关键字:感谢,期待。
关于团队。二十几位成员来自全校十几个部门,从三十出头的清新活泼派,到五十有余的青壮稳重型;团队知识结构涵盖数理、信息等自然科学、人文史政,到经济金融、后勤、管理等社会科学等,都为一路的精彩注入了丰富的内容,让彼此一路上不断收获着欢乐和幸福。借用一句歌词:“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情不自已……”。关键字:随机组合,友爱,珍惜。
关于行程。全程一周,安排一如神农山顶那一溜香溪源头,缓急得当。从认识你我,到赴神农,探野密,观奇谭,阅奇景,感三峡,到叹自然,赞祖国。一路享受着大好河山,一路互相交流着工作,也分享着快乐。关键字:探神农,叹三峡,乐分享。
一个特殊的生日
经过八个小时车程,成员顺利抵达宜昌。算起来,美好的旅程应该是从晚餐上那个惊喜的生日蛋糕的出现开始的。7月10日正是成员熊老师的生日,也是成员戴老师刚过生日几天,当生日蛋糕出现我们面前时,予以了熊老师与戴老师一份十足的惊喜;当大家一起唱响生日快乐歌时,更是予以彼此的一份感动和祝福,这是一个幸福的开始,也注定这是一段轻松的、快乐的旅程。
图:给予大家惊喜的生日蛋糕
赴神农,探秘境
诗人徐迟曾赞美说:“大三峡不如小三峡,小三峡不如神农架。”第二天一早,团队便迫不及待的直奔神农架林区。神农架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级直辖地区。
图:神农架,我们来了
神奇的北纬30度线,连接着一串串绚丽多彩、摄人心魄的世界自然之谜。神农架便是之一,它同时还是我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华中屋脊,鄂西秘境。举头可览长天如洗,放眼常见群山似聚。北对武当,仿佛能感道光炽烈;南接三峡,隐约可闻涛声清脆。峰壑交错,连绵无尽;溪瀑遍布,逶迤不绝。应是盘古开天造千巧而遗世,因得神农搭架尝百草而闻名。超凡出世,养于深闺之绝国;罗珍搜奇,活存远古之化石。”我们就这样来了。
第一站:神农坛。
“牛首人面神农仙,香火缭绕祭先贤。三声钟鸣好运转,五通鼓响将相传。”从我们进入祭坛大门,便是一种森严和神圣随之而来。抵达历年的坛顶,我们也按着历次隆重的祭拜流程,感恩先贤,带着一份虔诚,为亲朋祈福。
在山上,我们见到了传说中的那株屹立山头的千年杉王,它有着一个美好的传说,在它身上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民间还有这样一首诗:“千年神杉拜作王,至今父老尚焚香。枝繁叶茂拒风雨,遮天蔽日佑四方!” 期待着你亲自去倾听。
图:神农坛祭拜神农氏
第二站:官门山。
神农架植被茂密,物种极为丰富,要了解神农动植植物物种,要探神农架野人之谜,官门山景区就不得不去。“官门山里景尤奇,科考观光最适之。穷尽大千生物妙,还来林下享清怡。”山中负离子甚至达到3万多/立方厘米。曾有人专门来到神农架,吃住野外,如野人般生活,一待就是十几年,就为了探野人真迹。现如今,山中已建有动植物博物馆、科考馆等多个展览学习馆。我们还在4D影像馆体验了神农架的远古走到现今的历程。
图:官门山觅野人
第三站:燕天景区。
“凌空飞架彩虹来,抱雾携云上玉台。欲觅野人何处去,林深涧暗费疑猜。”整个景区包括了燕子洞、燕天飞渡、会仙桥、燕子垭、天门垭等推荐景点。登彩虹桥,看燕山云海;攀神农岩壁,寻野人足迹;穿越峡谷中的燕子洞,看短嘴金丝燕,洞中听燕飞雨滴;看自然遗迹,感受一步十景。
图:仰望天上虹
图:感悟神农氏尝百草
第四站:神农自然保护区。
不到神农架,你不会知道“七叶一枝花、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不进神农山,你也不能近距离的看到野外的那些金丝猴、金丝燕、娃娃鱼、中华鲟......,全方位的探寻和了解各种名贵珍稀动植物生存与生长习性和环境,你和这些不过就是一个决心的距离。
“峰回百转路盘旋,十道弯险心胆寒。满山苍翠映碧空,一条玉带通天堑。” 这是神农架的重点探寻区域。包括了神农谷、小龙潭,金猴岭,风景垭,了望塔,板壁岩等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和大家分享美好的最好的方式除了带你出发之外,我想就是用我们路上那些精彩的瞬间配上那些感同身受的诗词,展示美景,分享快乐。
神农顶:“神农顶上白云生,峰峦叠障雾气腾。荆楚第一高险路,华中拜称天柱峰。”
神农谷:“万丈谷壁纵深渊,人迹罕至藏谜团。传说神农尝百草,在此炼药著成篇。”
金猴岭:“参天古树岭上迁,九天飞瀑景壮观。金丝美猴今何去,唯剩冷月阵阵寒。”
板壁岩:“板壁风光净碧天,仲夏泉水刺骨寒。谷风吹来神气爽,石林壁上无尘烟。”
野人谷:“谷深路险慑心寒,狼虫虎豹此有传。当年野人栖息地,如今仍旧是谜团?”
第五站:天生桥景区。
天生桥景区位于神农架的太君山北麓,据考,发源于老君山的黄岩河流经此地,经过亿万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溶蚀,形成一个岩溶性天生穿洞,呈葫芦状,高达17米,河水穿洞下泻,使黄岩河两岸一桥横贯东西,呈现出‘天桥飞渡’,故名天生桥。到往天生桥,除了闻香识花,听鸟鸣水潺,就是观奇潭、赏奇瀑、探奇洞。飞瀑自峭壁倾盆而下,似银河泻地,玉珠飞溅,可谓万种风情;天潭地潭,清澈见底,潭中奇石千姿百态,鱼虾成群穿梭,令人自由神怡。
图:雨中览读天生桥
“一桥贯顶赖天工,中有神龙吐气虹。源接瑶池琼玉宴,免教天子往来匆。”我们游经天生桥时,正遇一场山雨,山泉瀑布水量更充裕,雨中看山看水,亦是别有一番情致。避雨路经山上一木屋,还偶遇一位石笛小生,一群人屋前席地偎山而坐,听雨声听笛声,一曲笑傲江湖,仿佛落入武侠小说中的场景,一曲梁祝,又空灵顿生。
图:倾听石笛,传递快乐
第六站:香溪源。
香溪源,顾名思义香溪河的发源地。《兴山县志》载:“昭君临水而居,恒于溪中浣手,溪水尽香”、“香溪水味甚美,常清浊相间,作碧腻色,两岸多香草”,故名“香溪”。相传这里曾是炎帝神农氏当年采药时的洗药池。池水尽得百草之精华,尽融神农之精神,故渴饮香溪水不仅能使人貌美如昭君,更能使人崇高如屈原。
踏入香溪源头,便见奇峰竞秀,林海深处,云游雾绕。林间野花竞放,山中溪河纵横。当地有人用四句话总结说:碧水源流长,神农百草房,佳人传美名,香溪水更香。或许这幽谷清溪,香花遍野的灵秀之地,是溪水终年飘香的真正原因。此次我们抵达时,见到的景区前立石上的“香溪源”三个大字便是著名诗人徐迟于此亲书。看景亦是读史,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大抵就是如此吧。
图:我们走在香溪源栈道上
第七站:木鱼镇
来到神农架,就不得不说我们夜宿的木鱼镇。木鱼镇地处华中第一峰——神农顶南部山麓,平均海拔1200米,它是神农架的南大门,我们去往的神农顶、神农坛、天生桥、香溪源等多个景点均在其辖区,是湖北“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和游客集散地,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是神农架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林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木鱼地处半山间,商贾云集景非凡。昔日穷山恶水地,如今繁华赛平原!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建设,先后被授予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图:木鱼镇街景
看夷陵,叹三峡,感历史
其实,我们到达的第一站就是宜昌。宜昌,古代称为“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宜昌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分界处,沿江而上,经三峡可达巴蜀之地,顺江而下,可抵沪宁之境;宜昌市区则坐落于三峡东口,历来是“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要塞之地,因此享有“三峡门户”和“峡口明珠”的美誉。
此行来到宜昌,我们便是沿江而上,越过石牌,领略三峡人家,看三峡恢宏气势,穿越西陵峡,拜黄陵庙,过葛洲坝,探秘世纪工程“三峡大坝”。
图:大家聆听三峡工程的建造历程
石牌便是我国历史上有着“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称的宜昌保卫战发生地,是一次重大军事转折点,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结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来过,才能真实的感受到这里的人民对这段历史的深刻铭记与缅怀。
图:船从三峡江面过
图:三峡工程大坝
名峡荟萃聚西陵,西陵山水天下佳!西陵峡是三峡的最险处,礁石林立,浪涛汹涌,两岸怪石横陈,滩多流急,峡北的秭归为屈原的故乡、相邻有汉代王昭君的故里。经过国家后期的整治和建设,已然今非昔比。现如今——江中千帆飞驰,两岸橘林遍坡,黄绿相映,硕果累累,峡风阵阵,醉人心扉,奇险的景观与悠久的人文历史令海内外游客留连忘返。“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三斗坪前今日过,他年水坝起高墙。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进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已归东土清凉界,应惩西天火焰游。五十年来天地改,浑如一梦下荆州。”这是郭沫若先生在时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峡后,于1961年写下的《过西陵峡》这首诗,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美的风光,囊括了峡中各大著名景观。
图:我们在三峡工程前留下珍贵的合影
毛主席当年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现如今已经变为现实。先说葛洲坝,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距其38公里的上游便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工程大坝。三峡大坝工程由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组成,全长约2308m,坝高185m。为我国的电力和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黄陵庙
我们一路感叹自然的力量,也自豪国家建设发展的速度。我们领略了长江三峡的恢宏,在三斗坪码头上岸后,抵达了黄牛山下的黄陵庙——一座以纪念大禹开江治水的禹王殿为主体建筑的古代建筑群,这里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有关长江三峡特大洪水水位等重要的水文遗迹和实物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又是长江三峡地区水位变化的水文资料库,这些资料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正在兴建中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水文依据。
到宜昌,除了三峡之外,还有毛公山不得不看,“云作衣裳石作身,山中独卧几多春?他年如若乘风起,再把江山日月吞。” 伟人昔日之愿,如今已然实现,这不仅是自然的巧合。
图:三峡毛公山
此外,宜昌还以“三国故地”而著称。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三十六个故事发生在这里:“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张飞横矛当阳桥,关公败走“麦城”被擒回马坡等等故事和遗迹俯拾皆是。
图:屈原故里
屈原故里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归县也是中国诗歌之乡。
游宜昌,更像是在读一部历史、一部文化史。岁月的流转驱散了漂浮在历史长河上的烟雾,曾经沸腾过咆哮过的河水,渐渐平静下来,而那些神采飞扬搏风击浪的身影,也在尘埃落定之后被重新审视……
美好的时光总是太匆匆,这是一段美妙的旅程。一路上,大家互相照顾,一路欢歌,一路笑语,那一段段充满笑声和掌声的歌唱,一如就在昨日。只有咖啡的生活,多了点苦涩;只有网络的生活,少了些鲜活;也许辛劳之余,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感受蔓延的花香。
图:一路欢歌笑语
特别鸣谢:感谢本团领队夏建国、陆国静两位老师的一路辛苦,感谢冉生钦、乐群两位老师全程专业的摄影,为大家留下了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快乐的瞬间,感谢大家一路上的互相帮助,同时也特别感谢为大家提供疗养机会和组织的学校及工会。
稿件来源:神农架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