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工会组织教职工赴甘肃暑期疗休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8-11浏览次数:49

      7月26日至31日,在校工会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由来自学校15个院系单位的28位成员组成的甘肃一团,在领队嵇渭萍和郦妍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甘肃梦幻之旅。

      有这样一个地方,既有飞沙走石的大漠戈壁,也有草长莺飞的花海碧湖,大山大水,气魄雄浑;

      有这样一个地方,既有英雄迟暮的边关故城,也有飞天蹁跹的佛教石窟,千载兴亡,江山尔尔;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她,金戈铁马、岁月峥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她,驼铃马帮、大漠孤烟;

      在日前公布的Lonely Planet 「Best in Asia」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中,她高居第一名。或许,你对她熟悉又陌生,而她,已经等你千年。

      她就是——甘肃。

      最火爆的线路

      早在报名阶段甘肃就成为最抢手的线路,报名堪比“秒杀”。甘肃一团也是第一个报满的路线,二团、三团也随即满员,可见群众们热情之高。与另外四条疗休养线路早早出发不同的是,甘肃团直到7月底才出发,正好让大家在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离开上海外出避暑。

      果不其然,7月26日由上海直飞兰州,刚下飞机便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兰州下起了毛毛细雨,温度只有17摄氏度,与上海40度的高温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大家感叹道:“真选对避暑地了!”

      兰州:牛肉面日夜飘香,黄河水奔腾不绝

 

      你知道她,或许是因为,那每个城市里都有的“兰州拉面”。但甘肃,从来就没有兰州拉面,这里有的是,最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一下飞机大家便奔赴老村长面馆,去尝一尝最为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一句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让这个处在中国地图中心位置的城市,成了西北之行繁华的中转站。飘散在整个城市的牛肉面香跟养育这里的黄河水,让无数旅行者记住了兰州。

      兰州是唯一一个黄河穿过的城市。日日夜夜、经流不息的黄河水,使兰州成为一座“有性子”的城市。看腻了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那就来黄土高原感受下浓浓的西北情。无论是岸边历经风沙的水车,还是支起这座城市人文之骨的黄河铁桥,都仿佛在诉说这座曾经的丝路重镇金沙般的辉煌。

      如果说黄河孕育了兰州这座城市的自然之魂,那么中山铁桥则支撑起了她的人文之骨。由于黄河自西向东穿过了兰州,阻隔了南、北两岸,兰州自古便多桥梁。其中,标志性建筑中山铁桥最能体现桥梁建造工艺之精湛,并见证了兰州历史的变迁。

      中山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一定不要错过在中山铁桥上看黄河来去,或直接跳上颠簸的羊皮筏,零距离感受黄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火车卧铺夜行一千多公里,外加两小时车程,终于来到了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敦煌玉门关。知道她,或许是因为从小就背诵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诗词里的大漠孤烟、金戈铁马,构成了对她的第一印象。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玉门关虽只余下断壁残垣,置身其间,却仍能隐隐感受到,边关的铁马金戈之气,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雅丹这个词,是地地道道的维吾尔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实际上就是对雅丹地貌很形象的描述。19世纪末至此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赴罗布泊地区考察,在撰文中采用了这个词汇。于是,雅丹一词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

      当我们抵达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时,又神奇地飘起了细雨,雨水轻轻地打到脸上仿佛是在表示欢迎到来。地质公园里地貌景观类型丰富多样,神龟出海、一柱擎天、孔雀开屏、舰队出海,令人叹为观止。雅丹壮丽、雄浑、怪异、神奇、迷宫般的风蚀性地貌,只有亲临其境才能领略到它带来的震撼。

      鸣沙山&月牙泉 延续千年不变的迷人景色

      第三天的清晨5点,大家一早出发前赴鸣沙山观赏日出。驼铃声声中,在这西域灵秀之地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月牙泉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澄黄的鸣沙山和清澈的月牙泉泉水相互依存,那奇异迷人的景色延续千年不变。

      敦煌莫高窟 人类文明的精粹

      来河西走廊没有人会错过莫高窟。弹指间,千年生灭,而消失的鲜卑族、令人神往的唐王朝、神秘的西夏国,却都以信仰和艺术的形式,存留在沙山下的这片石窟里。

      在经历了千百年漫长岁月后,石窟和壁画彩塑在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为了更好的保护莫高窟,参观实行网络实名预约购票制度和实名验票准入制度,每日限额发售6000张。每个旅行团随机参观8个洞窟,所有的洞窟都安装了门锁,由跟团的讲解员打开后才能进入。推开大门,光线穿透黑暗,光柱里尘埃动,沉寂已久的历史被唤醒。当瞳孔适应了光亮的变化,刹那间,满室妙华,宛若琉璃世界。大家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个个精美绝伦的洞窟带我们穿越这千年的时光。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萨、千手的观音、飞天的女神、反弹的琵琶、怀抱的胡笳,每一样都让人沉迷。

      一团、二团胜利会师

      飞机晚点,险些错过火车。。这一系列奇遇也阻挡不了甘肃一团、二团胜利在敦煌会师。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当晚,唯有烤全羊宴可以犒劳下一路跋涉的团员们。一口烤肉仿佛就让人忘掉了旅途的辛劳,这也是旅行的意义吧。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与北京附近的长城不同,戈壁滩上的长城拥有更加质朴沧桑的外观。戈壁、雪山、城楼、高墙,在嘉峪关下看着那雄阔的山关让人内心澎湃不已。

      张掖七彩丹霞

      张掖丹霞地貌群,俗称“张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组成。这里山棱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黛青、暗褐、鹅黄、橘红等颜色,看似随性的搭配,却是大自然最让人惊艳的画布。准备好相机,在气势磅礴的大峡谷内,将望不到尽头的红绿白相间的起伏丘陵收入镜头吧!

      甘肃之行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景点之间动辄三四个小时车程,成为甘肃之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领队嵇渭萍老师充分挖掘了各位成员们的专业背景,旅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精彩活动:佛经诵读讲解,多语种歌曲串烧,以及多学科知识讲堂,其中有来自思勉刘建平老师讲述“红军长征故事之甘肃篇”;地理科学学院刘朝顺的带来“全球气候变化之天气预测”;化学系王媛媛老师带来的“从化学角度分析雾霾形成与化解”等等,让大家在旅程中增长了知识,增进了彼此了解,收获了深厚友谊。

      赴小诗一首

      西北纪行

            因你而起

            虽然你不是唯一。

 

            她的期许,

            你可以考虑,

            而我却毫不犹豫。

 

            有时,

            伤害在于短暂的亲密:

            分开后,只有梦里再去。

(稿件来源:甘肃一团 文:孟雨 诗:肖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