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既涉及南方的水稻播种,也涉及北方的麦子收获,期间还有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角黍飘香的时节,制作一个“鸭蛋络子”,咬上一口粽子,口腹欢愉得到满足,过节的仪式感也随之而来。
6月12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部门工会2024年“增强文化自信,涵养奋斗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首场活动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在普陀校区逸夫楼三楼多功能厅正式启动,邀请华申中外文化交流服务有限公司高级点心师袁文琴传授五彩“鸭蛋络子”编织技巧。
五彩鸭蛋络子,又叫“蛋兜”,顾名思义,就是用五彩绳子编成的网状小袋子,里面放个煮熟的鸭蛋。传统认为五彩鸭蛋络子编织着驱邪、保平安的美好祝愿。
“如果打的结不好,比如位置有高有低、没在一条水平线上,也没关系,都可以松开,重新再打一个结。”袁文琴说,即使是零基础的手工小白,也可以很快掌握编织的窍门。
十来根长度一致的细彩绳,在大家的手中翻来折去,不大会儿就变成一个个大小一致的绳结,首尾相连,就具有了网兜的雏形。活动现场,大家兴趣盎然,欢声笑语不断。
端午节的鸭蛋络子、五彩丝线、包粽子等传统习俗,千百年来,这样的仪式感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遗韵,跨越时空、芬芳至今。传统节日或者说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一直存续于血脉人心,留存在民族基因,历久弥新、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