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6日是个祥和的日子,不仅数字吉利,而且还让一众祥和的人聚到了一起。我作为中文系教师得以附骥华东师大物电学院赴云南腾冲旅游团,深感欣幸,义不容辞地从两位团长那里接下了写游记的任务。然后就惊喜连连:见识了老师们用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探讨云南是不是像王小波说的那样没有椰子树,泸水到底是金沙江还是怒江的支流;本来对有关腾冲治安的传闻有些忐忑,忽然得知我团有保卫处的两位老师加盟,安全感一下子升到满格;晚上入住酒店,水龙头漏水,同住的老师分分钟就搞定,让我对理工科老师的动手能力有了直观而真切的感受。尤其是,虽然飞机晚点,我们居然比正点时间提前到达了目的地。看着美女老师和赵团长在群里发布的在飞机上拍摄的照片,有老师一语中的地点评道;“我们都是驾着祥云来的!”正是:暂远喧嚣绝尘埃,山光水影开襟怀。后发先至真堪喜,我侪驾得祥云来。
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出人意料,十一点半才出发。老师们根据各自的习惯爱好,或早早起床在酒店附近的砚湖公园漫步,或用过餐后在文星步行街闲逛,或指点江山纵谈古今,或气定神闲雕刻时光。可以清心也,无需奔走忙,随性,自在,从容,舒展,这是真正的疗休养!老师们自由却不散漫,很有契约精神地在十一点半全数登车,不过十几分钟就到达了行程安排的第一个目的地腾越广场。广场中,老远就能看到矗立着象征母亲形象的巨型雕塑,走近后发现,原来前后左右还点缀着表现腾冲重大历史事件的浮雕。穿过历史的沧桑,老师们重返人间烟火,觥筹交错间,我有幸结识了两位本家、四位老乡以及一众英才俊杰,可谓获得感满满。正是:何须檀板共玉樽,胸中自有大乾坤。浮生有幸闻傥论,我在座中邂逅春。
第二个目的地是和顺古镇。这里有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门口的楹联暗藏玄机,上联是“书自云边通契阔”,下联是“报来海外起群黎”,上下联横着读还含有“书报来自云边海外”之意。该图书馆有藏书七万余册倒还不足为奇,但是有古籍珍本一万余册,这在乡村图书馆中当然是难能可贵了。来自云边海外的图书是由马帮以骡马跋山涉水地驮运而来,其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老师们随后参观腾冲马帮的历史图片与实物时,自然而然地放慢了脚步,多了一些唏嘘与感喟,又忍不住在“最有温度的建筑”前驻足瞻仰。那些粗犷的马帮汉子贴心地为妻子们建造了一个个洗衣亭,他们特殊的细腻与柔情凝固成了“最有温度的建筑”。正是: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清清亭下水,能洗万古愁!
老师们还想看看古镇中的古建筑,谁知一路寻访下来,只看到一些断壁残垣与在古建筑遗址上翻新的民宿,只好遗憾地离开。不过,古镇中还是有一些动人的景观补偿了老师们。
王团长抓拍的这只小鸟更是神来之笔,为今天的行程增加了一抹亮色。
参观完艾思奇纪念馆,老师们乘电瓶车返回,当天的行程就结束了。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晚餐又让老师们兴致盎然:品尝了傣族特色的孔雀手抓饭,观赏了景颇族的歌舞。之后,老师们意犹未尽,结伴逛了东湖公园与文星步行街。正是:俯仰皆佳兴,流连兼雨晴。有意寻旧迹,无心见花明。幽鸟赠清欢,水碓送古声。曲终人未散,缘湖阅文星。
8月18日 上午,老师们参观了滇西抗战纪念馆。也许,面对那段沉痛而悲壮的历史,默然、肃然,才是缅怀忠魂、寄托哀思的最佳方式。
下午,老们们游览了北海湿地。腾冲北海湿地是1994年12月国家首批公布的全国33处国家重点湿地中面积最小的一个,虽然面积不大,但别具特色,早在徐霞客游记中就记载了它美丽的风景与渔夫们割草为舟在湖面划行而不沉的奇观。这个季节,水上遍布莼菜荷花,随时可以瞥见珍禽异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是憩养身心的好去处。正是:北海名为海,不与诸海同。莼菜接天碧,菡萏映日红。珍禽声婉转,林木郁葱茏。荡舟碧波上,人在画图中。
8月19日上午,老师们来到了热海风景区。此处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温泉群达80余处,最高水温达97℃。老师们观赏了哈蟆吐水、珍珠泉、鼓鸣泉、姊妹泉、怀胎井、大滚锅等景点之后,又在景区出口不远处泡了两个小时的温泉,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一个个容光焕发。正是:才游北海又热海,腾冲奇景次第来。氤氲泉前听鼓鸣,清浊井上题怀胎。曲幽径里清光共,大滚锅中沸水开。汤泉浴罢身轻盈,阳璜一朝洗阴霾。
下午,老师们观赏了三叠河瀑布。瀑布不壮观,但自有一种灵动娟秀的韵致。古木林中,青苔桥上,老师们逸兴遄飞。正是:何须三千尺,涓流亦可观。幽声洗尘心,有味是清欢。返回酒店的途中,老师们又在提出中国人口密度分界线的胡焕庸先生塑像前留了影。胡先生曾长期在华东师大地理系任职,没想到能在腾冲小城与胡先生邂逅,这也算是冥冥之中的难得缘份吧。
8月20日上午,由于不可控因素,原定火山地质公园的行程被取消了。老师们来到了来凤山下。山不高,但台阶上的青苔很滑,爬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们兵分两路,一路登到山顶,饱览了品种多样的蘑菇,并在文笔塔下留影;一路在来凤寺与滇西抗日图片展前驻足。
下午,老师们参观了位于腾冲清水乡三家村中寨的司莫拉佤族村。司莫拉,佤语当中的意思为“幸福的地方”,在这“幸福的地方“,老师们看到了参天的古榕,漫山的万寿菊,溪流中的水碓水磨,象征着善良谦和的牛头图腾,富有民族特色的住宅礼堂,以及色彩缤纷的梯田。还有老师像模像样地敲起了佤族木鼓,一下子就渲染出了欢快的气氛。一路上也有一些村民出售腾药、菌菇、粑粑、果酱等土特产,但他们热情而不纠缠,让老师们体会到了古朴的民风。正是:古榕参天立,是处逢图腾。梯田缤纷色,木鼓祥和声。乡寨远市廛,村民近古风。即事已多欣,况兼庆丰登!
8月21日 欢娱嫌更短。弹指一挥间,我们要结束行程返沪了。青山永在,绿水长流,各位老师,后会有期!
最后黄国翔教授作诗一首赞美此次疗休养之旅。
细雨润滇越,
祥云绕边城。
湿地真美妙,
热海不虚名。
随团走夷方,
笑谈欢意浓。
祝天下和顺,
愿世界腾冲。
文丨王冉冉 图丨云南腾冲物电独立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