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草原、入沙漠、穿历史、看振兴——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鄂尔多斯三团游记

发布者:朱雄彬发布时间:2023-08-22浏览次数:541


九曲黄河,万里奔腾,在内蒙古高原勾勒出一个壮美的字弯,将鄂尔多斯深情揽入怀中。

第一天 813鄂尔多斯初印象,夜景这边独好

从草原、沙漠到城市,既可以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美景,也可以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沙漠雄浑,还可以近距离感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草原丝路青铜文明、藏传佛教文化精髓。813日,带着这样的期待,在吴潇岚、卞月妍两位老师的带领下,鄂尔多斯三团一行28人一早便奔赴浦东机场,一起去感受鄂尔多斯的夏末初秋。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飞行,顺利抵达伊金霍洛国际机场。去酒店的路上,大家一边看着湛蓝的天空、变幻莫测的云朵、宽广辽阔的草地山壑,一边听导游讲述鄂尔多斯的故事……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历史上这里曾是成吉思汗守陵部落的名称,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原为伊克昭盟。2001年撤盟设市后,改为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首府东胜市改建为东胜区,后政府又修建了康巴什新区作为政府驻地。

鄂尔多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藏”城市。关于鄂尔多斯的名气,有一大半是因为它盛产品质上乘的羊绒,“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广告语如今已走向全世界。实际上鄂尔多斯有“四宝”:羊煤土气(扬眉吐气)。“羊”指的是鄂尔多斯白山羊羊绒,当地人称“软黄金”;“煤”指的是煤炭资源,鄂尔多斯被称为“地下煤海”,开发潜力巨大,现探明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6指的是高岭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非金属资源,鄂尔多斯高岭土储量达56亿吨,且在全国硬质高岭土中质量最优;是指天然气,鄂尔多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1/3,世界级整装大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在鄂尔多斯境内。

听说鄂尔多斯的音乐喷泉不错,晚饭后,大家去了附近的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广场溜达。微风习习,三两友人,吃饱喝足,漫步广场,华灯璀璨,等一个音乐喷泉,好不惬意!

第二天814畅游鄂尔多斯大草原,品手抓羊肉

进入鄂尔多斯草原风景区,一眼望不到边。远处,绿色草原和蓝色天空连接在了一起;近处,平地、小丘,到处翠色欲流,一簇簇野花点缀着整个草原,小雏菊、薰衣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在风中微微摆动。

 

除了独特的草原风光,还有激情澎湃的那达慕实景马术剧,刺激好玩的各种草原游乐项目。

马术剧《英雄》是一台融合了马术、影视特效、传统故事的经典剧目,再现了草原上的部落纷争、驰骋疆场、保卫和平的英雄画面的过程,在马背上完成马踏飞燕,马上倒立、马上骑射、一马双跨、单人双马、马上罗汉等高难度动作,展示了马背民族精湛的马术特技,感受了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领略了马背民族的风土人情,整场观看下来震撼人心,一次次点燃了在场观众的激情。

中午大家一起品尝了内蒙古特色——烤全羊,羊头带红花,主持人用蒙古族传统礼仪致颂词,邀请客人剪彩,手持哈达敬酒,表达对大家身体健康、幸福安康的美好祝福。

下午的草原活动以休闲为主,老师们自由选了滑草、卡丁车、草原高尔夫等项目。

第三天815赴银肯响沙湾,感受一粒沙世界

响沙湾位于鄂尔多斯的达拉特旗,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乌金三角地带,在著名的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响沙湾是一片被绿色草原包围的沙漠,相传是张果老骑驴路过鄂尔多斯时,口袋中的沙粒漏到下界而形成。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这里的沙丘绵延不断,沙高110米,宽400米,依着滚滚沙丘,面临大川,背风向阳坡,地形呈月牙形分布,坡度为45度角倾斜,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回音壁。

沙丘经过大自然风之手的抚摸和雕琢,呈现出一道道柔美流畅的曲线,有如波光粼粼的沙海,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色光芒。走上沙丘之脊,看着柔美的脊线伸向沙窝深处,如同连绵的山脉,柔美中又彰显出沙山的阳刚之气。

基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响沙湾发展为集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大综合型沙漠休闲度假景区,包含仙沙岛、悦沙岛、莲沙岛、福沙岛、一粒沙度假村五个区域。部分老师选择进仙沙岛看看,里面的游乐项目也不少,高空滑索、沙漠吉普、骑骆驼、轨道骑行、滑沙等等。

很多工作人员的体恤上印着宣传语“我是一粒沙”“一粒沙世界”。不由得想,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世间一粒沙吗?虽然渺小,却各自发着光;虽然渺小,但一粒一粒汇聚到一起便成了沙世界。

第四天:从博物馆到活佛府再到成陵,了解一段段历史

历史是一面明镜,文物是一扇窗口。鄂尔多斯是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点,同时也是藏传佛教较早的传入地区,第三天,我们一起走进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乌兰活佛府、成吉思汗陵园,去感受每一段历史、每一种文化。

第一站——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

青铜器博物馆创建于1963年,整体建筑造型由厚重敦实裙房、层层相错的主楼,轻盈通透的穹顶三个部分组成,主楼以错动的环形布局来增强现代感,并丰富室内外的空间层次给人盘旋上升、灵动飘逸的观感。主楼中间为通高的中厅,抬头向上看,半球状的玻璃穹顶镶嵌有卷云纹金边,以现代建筑手法重新解构,塑造独特的具有雕塑感的王者之冠建筑主题形象。

博物馆常年开放的基本陈列有《源远流长的草原文明》《马背上的青铜帝国——鄂尔多斯及北方青铜文化》,3个临展厅常年举办临展,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大宗,以及数量可观的民族民俗文物,馆藏中国北方地区珍贵名人历史研究书籍、资料、手稿、影像等。

第二站——乌兰活佛府

从青铜器博物馆出来,我们就去了乌兰活佛府,这是第十二世乌兰活佛生活、学习的地方,位于鄂尔多斯市伊旗阿镇西北的北山植物园内。

乌兰活佛府有着藏传佛教的文化彰显和独具特色的寺庙风格,湛蓝的天配着纷飞的幡旗,雕梁画柱勾勒出神秘庄严的建筑。蒙式穹庐是游牧的天高云阔,中式传统院落是中原文化延绵传承,还有藏式梯形窗、边玛墙等,融蒙、藏、汉风格于一体。 


第三站——成吉思汗陵园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是一座衣冠冢,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宫宫殿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金黄、藏蓝双色琉璃铺顶,在大片绿草的衬托下仿佛展翅欲飞的雄鹰,象征着成吉思汗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成吉思汗用过的长矛、 阔刀、神弓、银戈,情节曲折的巨幅壁画和宏伟的造像展示了成吉思汗波澜壮阔的一生。

正殿正中安放着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塑像背后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标示着成吉思汗统率大军南进中原,西进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

不由得让人想起毛主席诗词中的一代天骄。想当年,成吉思汗金戈铁马、睥睨天下,征战欧亚、纵横捭阖。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将蒙古帝国的王者气派和磅礴气概彰显得淋漓尽致。

第五天:满载回忆,特种兵之旅结束

最后一天的鄂尔多斯居然下起了小雨,一下子感受到了21度的凉爽。短短四五天,晨出晚归的特种兵之旅就结束啦。

还记得这里的沙漠广袤无际,草原微风轻柔,城市建设颇具规模,经济发展飞速狂奔(人均GDP25万元,超一线城市!),历史文明博大精深,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特色美食,蒙古奶茶、烤羊腿、烤羊排、铜锅全家福、手把肉、羊杂碎、冰煮羊、拌莜面、巴盟酿皮……

 

最后的最后,感恩我们鄂尔多斯三团老师们的有缘相聚和配合关照,感恩学校工会领导及每一位在幕后为此次疗休养付出努力的老师,我们下次再会啦!

 

文丨卞月妍   图丨鄂尔多斯三团老师们